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個國家公祭日,當天上午,招商工業(yè)南京金陵船廠職工、寶塔橋街道及社區(qū)居民代表等人胸佩白花,在位于金陵船廠廠區(qū)內的魚雷營叢葬地紀念碑廣場,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魚雷營叢葬地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。
悼念活動莊重、肅穆,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身著素裝,齊聲高唱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》。上午10時01分,伴隨著凄厲的防空警報聲,參加悼念活動人員向遇難同胞默哀,并敬獻花籃和白花。激昂的歌聲表達了后人捍衛(wèi)歷史、守護和平的堅定信念,素潔的花朵寄托了造船人對遇難同胞的無盡哀思。
在南京大屠殺17處死難同胞叢葬地中,魚雷營叢葬地是唯一位于企業(yè)內的叢葬地。自設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以來,每年的12月13日,金陵船廠都會組織職工在魚雷營叢葬地參加悼念活動,進行愛國主義教育。
1937年的12月13日,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,30萬生靈慘遭殺戮。那時候的南京,炸彈從頭頂而過,四處炮火紛飛,長達六周的大屠殺,把這座城市變成了人間煉獄,無數(shù)個家庭支離破碎、妻離子散。
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(zhàn)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,牢記侵略戰(zhàn)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,每年的12月13日被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。
“魚雷營”延伸閱讀
84年前的12月13日,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為黑暗的一天,侵華日軍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,30萬同胞慘遭殺戮。其中魚雷營就有超過3萬軍民被殺,僅9人生還,被屠殺人數(shù)占到了南京大屠殺的十分之一以上。
魚雷營是舊中國海軍培養(yǎng)水雷和魚雷作戰(zhàn)的海軍人才、進行水魚雷戰(zhàn)備的機關。南京解放后,在魚雷營舊址上建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預科學校四分校。1957年9月,金陵船廠與海軍預科學校簽訂了“土地營房交換合同”。1958年5月,金陵船廠從三汊河搬遷至海軍預科學校,即魚雷營舊址。
2006年,魚雷營叢葬地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來源:招商工業(yè)南京金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