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3月31日,廣東中遠海運重工累計完成51艘船舶修理工程,其中2月份單月產值再次突破,3月中旬完成特涂船“阿倫達爾”輪順利開航;3月下旬順利完成臺灣陽明公司“卓明”輪脫硫安裝及試航,標志著廣東中遠海運重工船舶修理改裝業(yè)務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首季“開門紅”。
廣東中遠海運重工以“提質增效作為高質量發(fā)展的關鍵”為價值導向,構建起覆蓋全業(yè)務鏈的精細化管理體系。隨著“211工程”的推行,“塢期就是生命線”、“碼頭就是流水線”的理念在每個項目中得到貫徹落實。
在數字化轉型升級方面,廣東中遠海運重工打造的智能修船平臺實現修船可視化管控。采用物聯網設備信息技術手段,自動實時采集并匯總項目信息數據,管理人員可隨時調取船舶修理進度、資源消耗等關鍵信息。
在國際修船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的背景下,廣東中遠海運重工市場經營團隊敏銳捕捉“雙循環(huán)”發(fā)展機遇。一方面深耕傳統市場,一季度完成多個新客戶修理改裝合同簽訂和落地;另一方面繼續(xù)探究新能源技術突破,穩(wěn)步推進綠色改裝新項目,實現清潔能源船舶修理技術突破。
經營數據顯示,一季度高附加值修理改裝業(yè)務占比高,其中脫硫塔改裝、油輪貨油艙特涂及大型鋼結構修理等項目貢獻率突出。立足大灣區(qū)建設,廣東中遠海運重工主動對接區(qū)域發(fā)展規(guī)劃,全力打造油化船修理改裝一站式服務基地,積極開辟和引領船舶綠色能源技術改造,將綠色發(fā)展理念深植于心,破浪前行。
站在首季”開門紅”的新起點,廣東中遠海運重工上下正以”滿弓勁發(fā)”之勢向全年目標沖刺。農歷新年伊始,修船系統訂單持續(xù)不斷,3月初同時在廠船舶達到28艘,生產負荷“拉滿”,泊位、塢期等持續(xù)收緊。
根據年度工作計劃,修船系統將繼續(xù)重點推進“三化”建設,包括“船舶修理智能管控平臺”的持續(xù)搭建,智能車間改造,引進自動化噴涂機器人等先進設備;加強為油化船修理改裝及新能源船舶維修提供專業(yè)化全流程服務。二月中旬,全修船系統專題部署會議暨管理提升專題會順利召開,旨在深入貫徹2025年工作會精神。針對會上列定的各項任務指標,全體干部員工將以“強執(zhí)行,嚴考核”的要求和“奮發(fā)有為”的姿態(tài),向全年任務總目標邁進。